心理疾病是由于内、外致病因素作用于人而造成脑功能障碍,从而破坏了人脑功能的完整性和个体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所致。下面来看看常见的22种典型心理疾病。

1、躯体化障碍:经常有躯体不适的感觉,常有头晕、头胀、紧绷等症状,胃部不适较多,食欲不振、嗳气、胃胀,经常有心慌、心跳快,有时感到胸闷、呼吸急促,常有疲乏、虚弱感觉。

2、神经症:朋友们缺少和自己内心的沟通,生活中非常的自我及主观,常常在各种的恐惧的阴影下生活,没有安全感,又追求安全感,使得身心不够放松。是一种功能性障碍,自知力充分。

3、焦虑症:经常有不明所以的担心、紧张,无法掩饰的焦虑状态,如心跳、心慌,常有出汗,手指轻微的颤抖,有时会感到坐立不安。

4、抑郁症:自我评价过低,情绪低落明显,无愉快感,常常愁眉苦脸,兴趣减退。有时会哭泣或有活得太累、生不如死的想法,失眠早醒,食欲不振。

5、疑病症:担心或相信自己已经或必将会患某种严重躯体疾病,反复就医,尽管各种医学检查阴性,加上医生的反复解释,均不能打消其疑虑,常伴有焦虑或抑郁。

6、强迫症:重复做某一动作或某一件事,或反复思考一些想法,无法克制内心的冲动,伴有较明显焦虑,一天中有数小时会做反复动作或竭力思考等强迫行为。

7、社交障碍:很少在生人面前多说话,表现为敏感、多疑且易害羞。对别人的讲话比较留心,常担心别人会议论自己,有时对别人有警惕心理状态,做事小心谨慎。

8、人格障碍:平时充满敌意,经常疑心别人有意与他作对,内心对环境忿忿不平,常常有想叫骂,摔东西,常为小事与人争斗,终使之难以与周围人相处。

9、恐惧症:经常会采取某些逃避行为,主要是但心、缺少安全感,所以表现为不敢独自一人留在家中,不敢去空旷的地方,强制去时有紧张、焦虑、手足出汗的症状出现,也会有心跳加快、心慌的表现。

10、偏执症:不信任别人,经常怀疑别人捉弄他,迫害他,为此去收集别人加害了他的依据,走在路上感到被跟踪,看到报导认为在含沙射影针对他等,内心紧张,害怕,忿忿不平,经常影响工作与生活。

11、精神病性:经常有幻听,内容多为批评、责骂,有时与幻听互相对夸、对骂,认为别人要害他,跟踪他,伴有紧张情绪,有时认为自己的思维被别人知道了,还会播散出去。

12、偏头痛:把身体的主题转化到头部,并试图在这个层面实现这个主题,其中一方面体现在性得不到满足。

13、厌食症:患者缺乏他人接纳的结果,试图通过这种方式使空虚感消失,精神上自我满足的表现,一种类型是神经性厌食症:过度的禁欲主义思想,拒绝物质性和身体的所有需求,目标是贞洁和灵性,对生命有极大的渴望,而要以厌食的行为根除自认为的不该有的贪婪和禁欲,无法找到快乐的平衡,需要诚实面对自己,接纳自己的贪婪,爱欲,自我中心和女性特质,不同于习惯性厌食症。习惯性厌食症是因为各种原因节食,时间长了之后形成一种习惯性条件反射,丧失对食物的兴趣。

14、暴食症:大多是得不到周围人的关爱的一种表现或者自己感觉到受到冷落,用食物来自己满足,填补内心的空虚或成功之后而来的孤独感,或者是对爱的饥渴的另一种满足形式,会在身体上重现为渴望甜食和美食。和强迫性饮食的区别:强迫性饮食是无法从意识层面来处理爱,只能透过身体来实践爱,在错误的层面寻找爱,肯定和鼓励。

15、呕吐症,易饿症:患者主观上想宣泄和证明自己的想法错误,否认自己和生命的愉悦,是一种生活中缺乏关爱的表现,表达抗拒和不接受。

16、口吃:成长中周围的人太过权威与挑剔,自己主观对表达有顾虑,含糊其辞,不可以完全自在地说出自己的需求,避免潜意识浮现到意识之中致使喉咙恐惧和紧缩,幼年受到抑制,不敢发泄出内心的压力,避免直接说出内心的话,后期是心因性条件反射的问题。

17、运动机能障碍,书写痉挛:想表现出自信,内在是真正的不自信,以“偏斜”和“扭曲”的方式看待事物,就是一种错误的自我表达方式。

18、性障碍:对自我,对伙伴和性的各种恐惧心理是最根本的原因,女性的性冷淡表示女性还没有准备好给出自己,是想要自己“成为主宰”,不愿意服从和居于劣势,也可能是一直对性爱抱持不当的想法,或者是缺乏伴侣间关爱与接纳。男性的性无能,排除生理因素,心理方面对自己缺乏权力和主导的自卑,对自己的男子气概和攻击性不自信,压力过大,对女性的恐惧,或者是感到罪恶,困惑,恐惧失落,患者也有可能是一些生活经历或认知偏差等等个体化的原因。

19、失眠:多数失眠都是心因性和情绪性的,失眠者无法放下的潜意识,缺乏信赖感,生活中情绪的长期紧绷,惶恐,不信任生命的表现,还有就是生活压力过大,焦虑情绪所致,神经衰弱和疑病症的突出表现。

20、嗜睡:内心抗拒真实的生活,早上起不来是害怕面对现实,是在闪躲生活的挑战和责任,不愿意主动作事情,逃避清醒。

21、成瘾:生活中逃避事情,渴望得到某种东西,却过早停止寻求,而停留在目前某种代替物的层面中,而替代的目标迷失后,而且永不厌倦,拒绝承认目前的目标是错误的,真正的目标需要继续寻找,深陷在恐惧,懒散和幻想之中,是用外物来填补空虚及迷茫。

22、酗酒:逃避生活中真实的冲突和问题,以酒精得到万物皆美的错觉,制造人与人亲近的假象,没有真正的深度和亲密,治疗需要吃药,让患者感觉到厌恶酒精的味道,起到戒断的目的。

最后修改:2022 年 10 月 01 日
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你有用,请随意赞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