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德勒曾说过:“人们只有感到自己有价值时,才能产生勇气。”
勇气:指的是面对人际关系并走进人际关系中的勇气。
也就是说,我们在和他人相处的过程中,必须拥有勇气,才能强大内心,让自我和他人在舒适的坏境中交流。
那么,这些勇气都有哪些呢?
01 摆脱被认可的欲望,拥有接纳自己的勇气
我的一个朋友,前段时间和我说,自己想通了,终于接受了孩子成绩很差这个现实。她儿子读小学三年级,总成绩几乎总是垫底,她和老公每天花很多时间辅导孩子功课,但收效甚微。孩子从读一年级开始,每次开家长会,或接送孩子上下学时,她都特别害怕见到班主任,也不愿和其他家长聊孩子学习的事情,因为她觉得孩子成绩差,自己特别没面子。但现在,经过两年的付出和努力,她认清了孩子在学习方面就是很难做得很好,因为孩子的理解力有些问题。作为家长能够接受孩子学习不好,且很难提升这个现实不容易,因为那意味着要摆脱被认可的欲望。
家长们或多或少有些比较心理,其实就是想得到他人认可的需求,这很正常,但过于在意这些评价,就会让自己生活在痛苦中。
如果家长能够看到孩子的长处,而非盯着短处不放,接纳孩子是一个普通的孩子,可能学习不好,但同理心很强,亦或考不上很好的大学,但可以习得一技之长,同样生活得很好,那么家长和孩子的焦虑情绪都会缓解很多。
其实,家长接纳孩子,其实就是接纳自己,因为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学习不好是自己没教育好,会自责。
当然,这里强调的接纳,并不是给孩子不努力找借口,而是明白孩子不应该只为满足他人的期待活着,因为成绩并不代表一切,相信孩子仍然可以做出贡献,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。
更重要的是,家长要意识到孩子学习这件事是孩子的,自己帮助孩子学习是自己的事,这两件事都不该期望被他人认可。
从这个角度来说,如果我们能够接纳自己,摆脱被认可的欲望,就可以拥有强大的内心。
02 超越自卑感,努力做到最好的勇气
阿德勒认为,每个人都有自卑感,或多或少。但自卑对人的影响主要在于我们怎么看待,因为自卑可以让人一蹶不振、放弃自己,也能成为一个人变得更好的原动力。如果我们一直沉浸在“自己不够好,自己没价值”的感觉中,就会觉得生活没有希望。
就像前面说的那个朋友,如果她一直觉得自己没教育好孩子,才导致孩子成绩差,进而认为自己没有价值,就会陷入深深的愧疚感之中。但如果她转换一种方式,不再那么自卑,而是尽力发掘孩子其它方面的潜能,那么就可以超越自卑,同时,也会让孩子摆脱成绩不好带来的自卑心理。
这里,需要的就是努力,因为接纳现实,为的是做到最好。当我们努力做到最好时,自卑感就会慢慢消失。因为很多人的缺点或不足,就是缺乏努力和认真劲。很多人不去努力,也是害怕努力后效果甚微的羞耻感,觉得还不如不努力,其实就是为保留自尊心找借口,潜台词是“我要是努力,肯定能取得好成绩”。我们要知道,努力需要付出,很辛苦,改变需要坚持,也很难,但再怎么难,都需要自己应对,最终只能靠自己来完成。因为没人能替代我们自己。
03 认清不确定性,敢于信赖“他人”的勇气
人生不如意,十有八九,无常即恒常。阿德勒说:“生活的不确定性,正是我们希望的来源。”这句话就是在说,不确定性才是我们努力和奋斗的原因,如果生活按照“计划”来过,一切都安排好了,那么生活也就失去了意义。但是,稳定性或确定性又是我们期待的,像找工作很多人喜欢稳定的,谈恋爱害怕对方变心,而我们想要减少内心由不确定性带来的恐惧感,就要在认清不确定这个真相基础上,敢于信赖“他人”。信赖,指的是眼下正在发生或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有未知的内容时,需要用主观去补充其未知部分的行为。只对直接的知识或有值得信赖的论据时才去相信的,不叫作“信赖”。
比如,作为家长,如果没有信赖他人的勇气,就会对孩子也不抱信任感,也会对整个世界缺乏信任感,那么他们传递给孩子的也是不信任。这样的孩子,不会想到帮助别人,也不会得到任何贡献感,进而感受不到自己的价值感,也不会有勇气去着手自己的人生课题。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,父母活得很累,孩子活得也不舒服。可见,构筑信赖感是我们生活快乐与否的关键。
首先,看到对方好的意图。
我们要先设想外界是好的,是伙伴关系,而非敌人,否则很难建立真正的深度关系。
就像谈恋爱时,我们要真诚对待,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感情的发展。
当然,这里说的信任他人,不是盲目的,而是理性判断基础上形成的、相对客观的评价。
其次,做好自己的事情,不期待他人改变。
们不活在他人的期待中,也不让别人活在自己的期待里。
也就是说,我们不能强行干涉他人,更不能以“我为你好”的名义去改变对方。这也是阿德勒说的“课题分离”,即谁的课题谁负责。就像孩子学习是孩子自己的事情,而不是家长的事情,家长不该强行干涉,家长要做好自己的事情,包括为孩子提供尽可能好的生活环境等。
再次,看清一个真相,那就是我们不能和所有人处好关系。阿德勒说,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。如果我们能够看清自己不可能和所有人处好关系,或许心中的烦恼就会少很多,内心也会变得强大。因为有时我们害怕对方不高兴,于是选择压抑自己,亦或我们渴望得到他人认可,选择为别人而活。
我们想要活得不那么累,其实就是接纳自己、相信自己、信赖他人,而这就意味着内心已经强大,也拥有了被讨厌的勇气和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勇气。
当我们内心强大、拥有勇气、认真过好每一天时,自然就活得舒服、自在。